分享

德国大众“汉堡销车”,“中国造”新能源车的反攻?

市场经济网
作者:admin
2024-01-22 165

德国经销商从中国平行进口了22辆由上汽大众生产的ID.6X车型进入本土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而德国大众集团以违法贸易为由将其起诉,并要求该经销商禁止出售甚至销毁所有车辆,同时需要承担每辆车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78万元)的销毁费用。

中欧新能源车的价格差,成为了本次事件的导火索。事实上,全球区域保护主义抬头,正在随着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接近500万辆而成为热议的话题。欧洲汽车市场竞争烈度相对中国汽车市场一直较低,对于这一区域的跨国品牌而言,中国自主品牌崛起,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也有不少跨国巨头不仅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更面临中国品牌反攻本土的危险,这也将是中国品牌新能源出海机遇。

差价的“冲击”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市场国家正在加速崛起,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市场上新能源车的价格普遍便宜80%以上,某些款式的售价甚至仅为欧洲市场的五分之一。这种差距吸引了大量车商和消费者的目光,同时也加剧了国际汽车品牌的竞争压力。

以ID.3、ID.4为例,这两款车型在德国市场的起售价分别为39995欧元和42635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1.3万元和33.4万元。而ID.3在国内最低只需要12万元左右,ID.4 X也仅仅是14万元出头。

同样是大众品牌旗下产品,为什么中德市场存在如此巨大的价差?最直接的原因,一方面是德国乃至欧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如国内完善和成熟,很多零部件还需要从海外进口。另一方面是德国的劳动力成本更高,摊销到汽车上自然会更贵。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从2023年前11个月装机量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是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三甲,前十还有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国内企业,它们所构建的资源与产能优势,有利于自主品牌的降本增效。

大众 新能源
声明:市场经济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举报邮箱:scdzw_ju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