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近期,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于5月13日召开新品发布会,预计推出新型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则计划在5月16日至17日期间举办科技大会,届时将发布新款高安全性能固态电池。
据行业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固态及半固态电池相关项目投资规模已达到约188亿元,涉及产能总计48.3GWh,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储能领域。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以及储能领域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锂电池在部分高端应用场景中已显现出局限性。固态电池凭借其技术优势,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正在加速推动行业变革。
近期,金龙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金龙羽新能源(惠东)有限公司在广东省惠州举行了固态电池材料项目动工仪式,总投资金额超过12亿元。此外,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研发,目前高纯硫化锂小试吨级产能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百吨级中试线正在调试阶段;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已实现吨级量产,10吨级产线即将启动建设。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动力电池仍是当前锂电池应用规模最大的领域。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对固态电池的上车时间规划为产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推动作用。例如,比亚迪计划于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预计203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广汽集团则设定了2026年的固态电池装车目标;长安汽车计划在2025年完成功能样车开发,并于2027年开始量产推进;上汽集团的全新MG4车型已搭载新一代固态电池,预计年底投产,首款全固态"光启电池"将于2027年上市。
行业专家认为,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更安全动力电池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下,电池厂商和材料供应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技术升级压力。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不仅有助于突破行业瓶颈,还能通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实现更高的市场价值。
中国投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对整个新能源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发展将进一步提速,为经济增长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将助力我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增强竞争力,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