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陈霞昌
周末,在苹果深圳万象天地零售店,消费者熙熙攘攘。头戴式“空间计算”显示设备Vision,结合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功能 Pro被放在角落里,偶尔有人试穿,但买家很少。2023年6月发布的这款产品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但很快就变得平淡,未能引发购买热潮。
这款尖端科技产品掀起了智能眼镜的热潮。360集团创始人周鸿毅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表示,未来每家互联网公司都可能推出智能眼镜,形成“百镜大战”。2024年,中国科技企业先后发布了结合AR和AI(人工智能)功能的智能眼镜。在过去的11月,仅仅一个月就有5家企业发布了新的智能眼镜,特别是百度的加入,但也让战场的硝烟开始弥漫。
编辑在采访中了解到,智能眼镜产品发布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均衡布局,占据了关键技术的高点。目前,中国企业正依靠完整的国内供应链,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嵌入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打造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体验产品。随着一批大型科技工厂和初创企业的进入,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快速增长的消费电子产品之一,在商业过程中迎来重要拐点。
智能眼镜群雄逐鹿
近日,中国企业密集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发布迎来爆发点。
十一月二十九日,影目科技对外发布了一款名为“INMO AIR3智能眼镜。这款配备了自主研发的“IMAR光学显示引擎”和为AI+AR终端量身定制的操作系统IMOS 3.0产品可实现从人工智能翻译到人工智能助手,从人工智能搜索到人工智能导航等功能。
电影科技创始人杨龙生在接受《证券时报》编辑采访时充满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对技术实力、产品布局和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INMO AIR系列在观影、游戏、办公等场景中展现了智能眼镜的出色能力。”
杨龙生的信心也来自于该公司刚刚完成了近1亿元的B轮融资。自2020年成立以来,这家专注于消费AR眼镜的技术企业赢得了许多投资机构的青睐,其产品也占据了国内AR眼镜市场的近一半。
百度进入智能眼镜,更像是一个计划已久的大模型着陆计划。同样在11月,百度的小度技术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配备中国大型模型的本地人工智能眼镜——小度人工智能眼镜。这款智能眼镜从外观到重量都与普通眼镜相似,具有第一视角拍摄、边走边问、知识百科全书、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功能。
小科技首席执行官李英表示,人工智能眼镜作为人类的第一视角设备,其捕捉视觉、声音、位置等信息的能力,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延伸,也将成为更高效、方便的人机交互入口,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角和更详细的感觉,重新定义人与世界的互动。强大的AI实力背后,是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全面重构的DuerOS 人工智能本地操作系统不仅显著提高了模型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而且在自然语言交互、多模态感知、拟人化呈现等方面也表现良好。
除影目科技和百度外,谷东科技、Rokid等企业还于11月发布了新款智能眼镜,均配备了人工智能模型。根据国金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范志远的调查,华为、小米、vivo、荣耀等科技大厂。“人工智能端侧应用正在加速,有望为智能眼镜等硬件产品带来创新和机遇。范志远说。
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布局
新产品频繁发布的背后,是智能眼镜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力支撑。中国企业在不同的环节都有布局,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占据了高位。
根据《民生证券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智能眼镜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光学模块、微显示屏、感知交互和主控芯片。中国企业参与了整个产业链中的许多大型企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如紫光展瑞、安谋科技、三安光电、京东等主控芯片布局,中国企业在微显示屏上具有明显优势。
杨龙胜告诉编辑,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显示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内容生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光学显示技术为例,国内企业实现了自主创新,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智能眼镜提供了更轻、更高效的显示方案。除硬件外,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应用生态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国内企业在智能交互、语音识别、内容生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能力有助于智能眼镜更准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产品体验。
同创伟业智能终端投资负责人王静作为一名在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行业工作多年的投资者,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她告诉编辑,智能眼镜作为一种更方便的交互平台形式,必须匹配更先进的显示技术才能实现真正消费者端的普及。
据王晶介绍,由于智能眼镜的超小体积和超高亮度应用需求,Micro诞生了 以LED为核心的下一代微显示技术,中国企业JBD(上海显耀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将半导体工艺应用到微显示领域,使显示屏达到米粒大小,可以轻松嵌入智能眼镜,使生产轻型AR眼镜成为可能。“王晶说,JBD目前是世界上唯一能实现Micro的人 大规模生产的LED企业,包括许多顶级国际客户和数十家国内科技企业。除此之外,LCOS和Micro 在OLED显示领域,中国也有以豪威和视野为代表的领先企业。
产业发展迎来了重要拐点
杨龙生告诉编辑:“未来五年,智能眼镜预计将成长为100亿元的市场。技术突破不断加快,内容生态日益丰富,用户需求逐步释放,将刺激市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行业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Wellsennnn根据XR(扩展现实) 预计到2030年,XR的报告,AI+AR技术发展到成熟阶段,AI+到2035年,AR智能眼镜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AI+AR智能眼镜最终取代了传统的智能眼镜,全球AI+AR智能眼镜销量将达到14亿台,与智能手机相当,成为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和终端。
杨龙生表示,智能眼镜行业仍处于从萌芽到成长的关键阶段,尚未进入全面爆发期,但已迎来重要拐点。目前,多家科技企业密集发布智能眼镜,表明市场已逐步从技术探索走向商业化。真正的爆发需要成熟的硬件技术,完善的内容生态,加深用户的认知。随着成本的下降和用户意识的逐步提高,各类企业开始加快布局,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王晶非常期待Meta等国内外一线品牌、三星、谷歌、华为、小米、百度等。这些大型工厂将建立类似手机的生态应用系统。但与此同时,王晶也表示,初创公司仍有很大的前景。从已上市的智能眼镜来看,功能仍然不完善,优化空间大,这些都是初创企业可以抓住的机会。未来五年,行业将经历大洗牌。与手机不同,眼镜具有时尚属性和穿戴属性,消费者需求差异很大。她认为,未来行业将演变成互联网大厂商、消费电子头、新品牌百花齐放的格局。